2025年7月9-11日
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5馆

从平凡到卓越:铜材如何赋能电子设备创新?

在电子设备日新月异的发展历程中,铜材从一种常见的基础材料,逐渐蜕变成为推动电子设备创新的关键力量,助力电子设备实现从平凡到卓越的跨越。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,使其在电子设备的各个关键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,为电子设备性能提升、功能拓展以及外观设计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
优化基础性能,奠定卓越根基

电子设备对信号传输的速度与稳定性要求极高,而铜材卓越的导电性使其成为构建高效信号传输通路的理想材料。在早期电子设备中,铜材就已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,确保电能与信号的稳定传输。随着技术发展,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成为电子设备的核心,铜互连线在此发挥了革命性作用。传统铝互连线在面对日益增长的信号传输需求时,电阻较高、电子迁移问题突出,限制了芯片性能。铜互连线凭借低电阻特性,有效降低了信号传输延迟,据研究表明,采用铜互连线的芯片,信号传输延迟可降低约 30%,大幅提升了芯片数据处理速度,为计算机、智能手机等设备的高性能运行奠定了基础。在 5G 通信基站的信号传输线路中,铜缆以其低损耗、高带宽特性,保障了 5G 信号的高速、稳定传输,让高清视频、云游戏等大流量应用得以流畅运行,为人们带来极致网络体验。

电子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热量若不能及时散发,会严重影响设备性能与寿命。铜材良好的导热性使其成为绝佳的散热材料。在电脑 CPU、GPU 等核心发热部件上,铜制散热器通过紧密贴合芯片表面,迅速将热量传导至散热鳍片,再借助风扇等散热装置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。实验数据显示,采用铜制散热器的电脑,核心部件运行温度可比使用其他材质散热器的设备降低 5 - 10℃,确保设备在高负载运行下仍能稳定工作,有效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。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中,铜箔散热片、均热板等铜基散热组件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,保障了设备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。

助力新型元件制造,拓展功能边界

在传感器制造领域,铜材为新型传感器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。例如,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中,铜基合金弹性元件能够精准感知压力变化,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。其良好的弹性和导电性,确保了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特性,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、工业控制等领域。在可穿戴设备的生物传感器中,铜电极用于采集人体生物电信号,凭借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,能够稳定、准确地获取心电、脑电等信号,为健康监测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关键支撑。

在储能元件方面,铜基材料的应用为提升电池性能带来新突破。在锂离子电池中,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,承担着收集和传导电子的重任。其高导电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,确保了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高效稳定运行。同时,科研人员通过对铜基材料进行改性,研发出新型铜基电极材料,有望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。例如,铜 - 锂 - 钴复合电极材料,在实验室测试中展现出比传统电极材料更高的比容量,为电动汽车、移动电源等设备的续航能力提升带来希望。